<rp id="e2l4d"><object id="e2l4d"></object></rp>
  • <button id="e2l4d"><acronym id="e2l4d"></acronym></button>

    <button id="e2l4d"></button>

    位置:首頁 > 業務介紹
    監管業務
    研究工作

    科技經費管理使用監測分析報告

    科技經費管理使用監測分析報告編制工作旨在客觀揭示科技管理改革政策的實施效果和經費管理使用現狀與變化趨勢,并為完善經費管理制度、優化資源配置和規范經費管理使用提出相應建議。該工作以科技部歸口管理的國家科技計劃課題預算決算、結題課題審計結果和各類監督檢查結果的數據為基礎,對國家科技計劃經費配置概況、經費管理政策的實施情況、單位法人責任的落實情況、經費使用合規性情況和科研經費社會輿情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結合科技界和社會公眾關注的科研經費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并在此基礎上凝煉形成國家科技計劃經費管理使用情況分析報告。目前,已建立年度分析報告制度,形成《"十二五"國家科技計劃經費管理使用情況分析報告》、《國家科技計劃經費管理使用情況分析報告(2016)》、《國家科技計劃經費管理使用情況分析報告(2017)》,為有關領導和部門提供決策參考。

    科研資金管理與使用財務風險評價

    為改進和優化國家科技計劃項目資源配置,提升科技資金監管質量和效率,向科研單位提供精細化服務,我中心構建了一套完整的財務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利用歷年監督檢查積累的數據,對項目承擔單位科研資金管理和使用財務風險進行評價,并揭示存在的主要風險點。風險評價結果可作為管理決策、分類監督和精細化服務等方面的重要依據。以2014-2016年科技部監督檢查數據為依據,已完成2016年度《科研資金管理與使用財務風險評價報告》,為實現精準監督和優化服務做出重要探索。同時,完成了科研資金管理與使用風險評價系統開發及上線運行,實現了法人單位風險評價結果的在線實時查詢,并已應用于2017年度國家科技計劃項目隨機抽查工作。

    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項目資金風險防控措施及借鑒

    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是歐盟的第8個科研框架計劃,預算金額比第七框架計劃提高38%,資金管理也進行了改進完善。歐盟成立了研究執行局等4家專業管理機構進行組織實施,將資金管理融入到項目管理過程中,改進完善了基于協議的項目和資金管理機制。本報告按照"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要求,深入調研歐盟地平線2020項目經費管理體系和運行規則,結合我國經費管理改革實踐,提出有關科研資金開支范圍、研究開發協議擬訂等方面的政策建議。本研究相關成果已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資金管理辦法》(財科教〔2016〕113號)中被應用和落實。

    歐盟加強科研資金事前風險防控的做法及啟示

    "地平線2020"自啟動以來,憑借其科研合同管理框架、寬松的準入條件、簡化的管理流程以及專業的"一站式"服務,吸引了眾多私營部門參與。為防范私營部門在科研項目執行期間因財務問題導致研發任務失敗的風險,自2014年起,在"地平線2020"(Horizon 2020)計劃管理中建立并實施了財務可行性審核機制(Financial Viability Check,以下簡稱FVC)。FVC作為科研資金事前風險防控的一項重要舉措對我國科技計劃管理具有一定的啟示。本報告在梳理總結歐盟"地平線2020"FVC機制主要做法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國家科技計劃立項評審環節管理實踐,提出了在我國科技計劃資金管理中研究建立FVC機制、加強財務人才建設以及依托信息化系統推進FVC機制實施等方面的政策建議。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黑名單制度設計及啟示

    本報告以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NSF,以下簡稱國科會)為例,深入研究、分析、借鑒美國聯邦政府在科研領域實施黑名單制度的情況。研究發現,國科會黑名單制度作為聯邦政府黑名單制度的有機組成部分,對科研不端和科研經費濫用進行信用制裁和負面清單式管理,具有強大的威懾力量。報告分析了國科會黑名單的納入條件、程序和要求,科技相關部門聯合激勵和聯合懲戒,建設統一的科研領域黑名單數據庫,堅持結果的強制使用等方面的實踐效果,研究提出了我國科研領域引入黑名單機制、優化政府科研管理相關制度的若干建議,為相關改革提供了決策參考。

    英國研究理事會總會加強科研監管的做法及啟示

    本報告聚焦英國政府競爭性科研活動的主要資助和管理機構——研究理事會。研究發現,研究理事會科研監管工作經歷了從七大研究理事會各自獨立監管,到最終形成統一的監審服務組織AASG統籌開展監管工作的歷程,體現了英國政府對其內部科研監管工作的新認識和新需求。報告對研究理事會AASG在制度機制設計、監管職能要求、隊伍建設、監管實踐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結合實際研究提出統籌我國政府內部科研監管力量、改進科研監管工作的若干政策建議,為鞏固科技計劃管理改革成果,建立健全統一的科研監管機制提供了支撐。

    科研經費管理使用輿情分析

    科研經費管理使用能夠反映出政府科技管理體制機制和科研活動組織運行的多種情況,是科技界乃至社會各界關注的一個重點,也是科技計劃管理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開展科研經費管理使用輿情分析工作,是在當前網絡新聞、自媒體等多種渠道和方式加快傳播背景下,及時跟進了解、掌握一手輿情信息,進行后續分析、研究,作出應對引導等相關工作的基礎。我中心聯合輿情信息收集專業機構完成了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的《科研經費輿情分析報告》,以及《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嚴重失信行為記錄暫行規定》、《2016年全國兩會科研經費輿情專報》、《2017年全國兩會科研經費輿情專報》等輿情年度報告和專題報告,為科研經費監管相關工作提供了支撐。

    地方政府積極出臺新政改進科技項目資金管理

    隨著國家對科研資金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如何合理、高效地利用好科研資金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深入開展科研資金管理改革也成為各級政府部門關注的焦點之一。研究發現,為深入貫徹落實國發〔2014〕11號、中辦發〔2016〕50號等中央財政科研經費改革文件精神,各地區緊密結合實際,堅持問題導向,研究制定科技項目資金管理改革相關政策,在科研經費支出范圍、比例和標準,預算評估、評審,預算執行與調整、結余經費以及橫向課題資金管理等熱點問題上,進行了改革和探索,有效激發了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科技創新戰略研究專項"加快科技監督長效機制建設重大問題研究"

    我國正在加快推進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和科技計劃管理改革,探索構建決策—執行—監督相對獨立又相互約束的現代政府治理機制,從而創造真正有利于創新的宏觀環境。在這場深刻的變革中,政府科技監督戰略地位日趨重要。為配合推進科技監督改革相關工作,該項目梳理分析了我國科技監督制度機制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結合理論探索與科研監管實踐,研究提出以加快轉變"兩種理念"為基礎,即科技監督理念與監督制度設計理念,建設包含6大子系統的新型科技監督系統,加快形成科技監督長效機制的前瞻性、操作性解決方案,為相關決策提供研究支撐。

    科技創新戰略研究專項"科技發達國家科技監督經驗與趨勢研究借鑒"

    為配合推進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加快科技監督制度機制建設,該項目認真梳理、深入研究了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等科技發達國家在科技監督制度建設、重點科技監督活動等方面的經驗探索及改革趨勢。報告從不同角度反映了這些國家在政府科技監督中的共性做法、特殊舉措,發現其科技監督理念與監督活動路徑改進,為加快建立健全符合科技創新活動和科研管理活動規律的科技監督制度框架,提升我國科技創新治理水平作出研究支撐。

    科技監督統籌和精簡檢查措施研究

    為配合推進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創造真正有利于科技創新的宏觀環境,針對政府科技監督領域多主體多頭監管、增加科研人員和科研單位不必要負擔的突出問題,本研究在文獻調研、實地調研、問卷調查、輿情監測分析的基礎上,梳理分析了我國科技監督檢查工作現狀、主要問題與改革舉措,研究剖析了發達國家在科技監督統籌與精簡檢查方面的探索經驗,研究提出了調整監督理念,以負面清單理念再造監督體系框架,以制度舉措改革剔除繁文縟節,實施統籌監督、信用監督、信息化監督等新的監督實現方式的系統改革建議,為切實改進政府科技監督,優化國家創新環境提供決策支撐。

    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科研信用評價指標和方法研究

    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政府科研信用評價承載著新型科研治理和新型政府監管的制度職能??茖W合理的科研信用評價指標和方法是構建科研信用管理體系的核心和基礎。本課題完成了四方面工作:一是梳理了科研信用、科技信用和科研誠信的政策內涵和演進路徑;二是系統地對國內外信用評價理論及最新文獻進行綜述,對國內外有關管理部門和典型省市進行針對性調研,總結凝練相關經驗;三是分析我國科研領域開展信用評價的特征和特點;四是研究提出適合我國科研活動規律和科研管理特點的評價指標和方法,指標包括兩大方面:科研誠信指標和科技計劃項目執行指標,指標可獲取、可量化。本研究為進一步推進科研信用評價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撐。

    科研信用管理指導意見擬定工作

    科研信用是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全和完善的科研信用體系,是凈化科研環境、創新監管方式的重要抓手,是引導科研資源公正、合理、有效配置的重要手段,是落實"放管服"改革的重要舉措。在當前大力推進科研信用管理的情況下,盡快研究出臺科研信用管理的指導意見尤其迫切。本研究借鑒國內外相關領域信用管理的成熟經驗,結合科研創新活動的行業特點和需求,明確了信用管理指導意見的總體思路和指導原則,統籌規劃、總體設計、分步實施的建設思路,政府推動、各方參與,健全規則、規范發展的建設原則,構建了完整信用體系需完成的六大方面任務、十三項具體目標任務,以及推進步驟和組織實施方式等。

    科技計劃嚴重失信行為記錄和應用

    為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嚴厲打擊科研嚴重失信行為,實施失信聯合懲戒,圍繞該課題開展了科研嚴重失信行為數據庫管理系統建設工作,目前已完成四方面工作:一是研究提出了科研信用管理系統總體建設方案,確定分期實施的思路;二是設計科研信用管理系統一期工程——科研嚴重失信行為數據庫管理系統功能模塊、用戶設置、數據標準和安全措施;三是組織開發完成科研嚴重失信行為數據庫管理系統;四是擬定國家科技計劃嚴重失信行為信息管理規則。下一步,將繼續推動該系統與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及國家科技計劃管理信息系統實現數據對接。

    重點研發計劃投訴舉報問題研究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4〕64號)中關于"轉變政府科技管理職能",政府各部門不再直接管理具體項目,充分發揮專家和專業機構作用的文件精神,結合科技部、財政部《關于印發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監督工作暫行規定》(國科發政〔2016〕471號)中關于"加強公開公示和外部監督",建立公眾參與監督機制,受理投訴舉報并分類處理等要求,探索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管理和實施過程中異議處理的有關問題,研究異議內容、方式、渠道以及受理程序等工作機制構建問題,形成研究報告和政策建議稿,為進一步加強重點研發計劃監督工作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重點專項項目承擔單位隨機抽查監督機制

    為深化科技領域的"放管服"改革,落實國務院關于推廣"雙隨機"抽查規范事中事后監管的要求,本課題圍繞探索實現跨部門聯動檢查機制、推動建立統一的"大監管"工作格局,開展國家科技計劃隨機抽查監督機制設計。目前已完成三方面工作:一是完成重點專項項目承擔單位隨機抽查監督方案設計;二是起草了《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隨機抽查監督規范》(建議稿),制定了標準化、格式化的監督檢查記錄表及隨機抽查操作規范;三是研究提出了重點研發計劃隨機抽查的信息化措施,減輕科研單位應對監督檢查負擔,提高隨機抽查監督工作效率。

    項目管理專業機構監督檢查工作規范研究

    新時期的國家科技監督體系是以構建統一、高效、透明、規范的科技監督和評估體系為目標,強化統籌部署和分層實施。項目管理專業機構負責科技計劃、項目的日常監督,是科技監督評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課題圍繞新形勢下專業機構如何有效開展監督管理工作,梳理了近20項相關政策文件,調研了以美國、英國、歐盟等為代表的典型國家的專業機構管理和監督情況,走訪了多家項目管理專業機構。在此基礎上,凝練總結形成了《項目管理專業機構監督檢查工作規范》(建議稿),為項目管理專業機構開展監督工作提供了指導性的意見和操作建議。

    科技監督能力建設若干問題研究

    科技監督能力建設在提升科技監督質量、發揮科技監督作用、加快政府科技管理職能轉變和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占據不可或缺的位置。本研究針對目前普遍存在的對科技監督能力建設內涵認識模糊、重視程度不足、整體能力薄弱、監督隊伍個體成員能力參差不一等情況,研究提出從機構監督履職能力、監督工作體系整體運行能力、監督執行能力和監督工作成員個體能力四個方面推進科技監督能力建設的總體構想,為加快政府科技創新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支撐。

    <rp id="e2l4d"><object id="e2l4d"></object></rp>
  • <button id="e2l4d"><acronym id="e2l4d"></acronym></button>

    <button id="e2l4d"></button>

    大j巴捅进女人p股里